•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 导师信息
    • 专业介绍
    • 招生工作
    • 培养工作
    • 管理制度
  • 教学工作
    • 实践教学
    • 教学新闻
    • 专业设置
    • 培养方案
  • 科研与学科
    • 学术交流
    • 科研管理
    • 科研项目
    • 科研成果
  • 学生工作
    • 阳光晨练
    • 社团活动
    • 学生科研
    • 日常工作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就业指导
    • 就业信息
    • 优秀校友
    • 招生计划
  • 继续教育
    • 政策法规
  • 样板支部
    • 首页
    • 支部简介
    • 党建活动
    • 党员服务地方先锋队
    • 组织机构
    • 理论学习
  • 实验室
    • 实验室安全
    • 规章制度
    • 新闻中心
    • 虚仿中心
学校主页| 首页
学校主页| 首页
  • 学院概况
  • 师资队伍
    研究生导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 本科生教育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 研究生教育
    导师信息
    专业介绍
    招生工作
    培养工作
    管理制度
  • 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
    教学新闻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 科研与学科
    学术交流
    科研管理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 学生工作
    阳光晨练
    社团活动
    学生科研
    日常工作
  • 招生就业
    专业介绍
    就业指导
    就业信息
    优秀校友
    招生计划
  • 继续教育
    政策法规
  • 样板支部
    首页
    支部简介
    党建活动
    党员服务地方先锋队
    组织机构
    理论学习
  • 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虚仿中心

实验室

  • 实验室安全
  • 规章制度
  • 新闻中心
  • 虚仿中心
实验室
  • 实验室安全
  • 规章制度
  • 新闻中心
  • 虚仿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作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22-04-27 21:51:06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硫酸

资料卡编号:M001

名称

硫酸

英文名称

sulfuric   acid

别名

磺强水

化学式

H2SO4

相对密度(水)

1.8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0.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4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1

沸点(℃)

33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澄清粘稠油状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应与易燃或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吸呼。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植物油或蛋清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盐酸

资料卡编号:M002

名称

盐酸

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别名

氯化氢;氢氯酸

化学式

HCl

相对密度(水)

1.2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14.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26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30.66

最高允许浓度(mg/m3)

15

沸点(℃)

108.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货品危险特征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有像胶衬里钢制罐车或特制塑料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区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还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油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兩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己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
  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士、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磷酸

资料卡编号:M003

名称

磷酸

英文名称

Phosphoric   acid

别名


化学式

H3SO4

相对密度(水)

1.87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42.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38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67

最高允许浓度(mg/m3)

1

沸点(℃)

260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体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水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丁酸

资料卡编号:M004

名称

丁酸

英文名称

Butyric   acid

别名

酪酸

化学式

C4H8O2

相对密度(水)

0.96

最小点火能(ml)

452

熔点(℃)

-7.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71.7

爆炸极限(%)

2.0-10.0

闪点(℃)

71.7

饱和蒸汽压(kpa)

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015

沸点(℃)

163.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腐臭的酸味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士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扑灭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酸

资料卡编号:M005

名称

甲酸

英文名称

Formic   acid

别名


化学式

CH2O2

相对密度(水)

1.23

最小点火能(ml)

410

熔点(℃)

8.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59

爆炸极限(%)

18-57

闪点(℃)

68.9

饱和蒸汽压(kpa)

5.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9.4

沸点(℃)

100.8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货品危险特征

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C,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捉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吸式长管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迟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问。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   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将地面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人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零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穿全身防护服、佩戴氧气呼吸器灭火。用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堵漏的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千粉、二氧化碳。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正丁酸

资料卡编号:M006

名称

正丁酸

英文名称

Butanoic   acid

别名

丁酸

化学式

C4H8O2

相对密度(水)

0.96

最小点火能(ml)

452

熔点(℃)

-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04

爆炸极限(%)

2.0-10.0

闪点(℃)

76.7

饱和蒸汽压(kpa)

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012

沸点(℃)

163.5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腐臭的酸味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C。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士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晴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 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0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升华硫

资料卡编号:M007

名称

升华硫

英文名称

Sulfur   sublimed

别名

硫

化学式

S

相对密度(水)

2.05

最小点火能(ml)

240

熔点(℃)

11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0.1-6.83

闪点(℃)

207

饱和蒸汽压(kpa)

10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444.7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薄片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性类别:易燃固体、易制爆
  侵入途径:经口、经皮、吸入
  健康危害:吞咽可能有害。接触皮肤可能有害。吸入可能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固体、易制爆

储运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处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防微粒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渗透的衣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根据工业卫生和安全使用规则来操作。休息以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溢漏处理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粉尘的生成。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避免吸入粉尘。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高锰酸钾

资料卡编号:M008

名称

高锰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manganate

别名

灰锰氧

化学式

KMnO4

相对密度(水)

2.7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无资料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2

沸点(℃)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深紫色细长斜方柱状结晶,有金属光泽。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 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溅落眼睛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刺激皮肤。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口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口咽肿胀等。口服剂量大者,口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燃爆危险: 本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2°C,相对湿度
  不超过 8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各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晴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重铬酸钾

资料卡编号:M009

名称

重铬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dichromate

别名

无

化学式

K2Cr2O7

相对密度(水)

2.68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9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0.05

沸点(℃)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桔红色结晶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遇强酸或高温时能释出氧气,促使有机物燃烧。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有水时与硫化钠混合能引起自燃。与硝酸盐、氯酸盐接触剧烈反
  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
  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
  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
  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
  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
  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
  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采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铬酸钾

资料卡编号:M010

名称

铬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chromate

别名

铬二酸钾

化学式

K2CrO4

相对密度(水)

2.732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97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05

沸点(℃)

(分解)

外观与性状

黄色斜方晶体。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钾、氧化铬。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直射。包装密封。应与复原剂、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辅助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
  泄漏:防止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
  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戊巴比妥

资料卡编号:M011

名称

戊巴比妥

英文名称

pentobarbital

别名

5-乙基-5-(1-甲基丁基)巴比妥酸

化学式

C11H18N2O3

相对密度(水)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129.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外观与性状

可溶于水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巴比妥钠

资料卡编号:M012

名称

巴比妥钠

英文名称

sodium

别名

佛罗拿钠

化学式

C8H11N2NaO3

相对密度(水)

1.4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12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433.5

外观与性状

白色固体。易溶于沸水,能溶于水,微溶于醇,不溶于醚和氯仿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戊巴比妥钠

资料卡编号:M013

名称

戊巴比妥钠

英文名称

Pentobarbital   sodium

别名

戊巴比安钠

化学式

C11H17N2NaO3

相对密度(水)

—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避光,密闭保存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巴比妥

资料卡编号:M014

名称

巴比妥

英文名称

thiamylal

别名

硫戊巴比妥

化学式

C12H18N2O2S

相对密度(水)

—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32-133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16g/cm3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固体

货品危险特征

吞咽会中毒 皮肤接触会中毒   吸入会中毒

储运注意事项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个体防护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穿戴防护手套/ 防护服。

溢漏处理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戴呼吸罩。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碘

资料卡编号:M015

名称

碘

英文名称

iodine

别名

——

化学式

I2

相对密度(水)

4.9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13.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9.0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04

最高允许浓度(mg/m3)

1

沸点(℃)

184.4

外观与性状

紫黑色晶体,带有金属光泽,性脆,易升华

货品危险特征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氨、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坐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坐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   (全面罩),穿防毒服。用砂士、桔燥石灰或打灰混合。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平安场所。假设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荃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肠。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NNNN-四甲基乙二胺

资料卡编号:M016

名称

NNNN-四甲基乙二胺

英文名称

TMEDA

别名

四甲基乙二胺

化学式

C6H16N2

相对密度(水)

0.8±0.1

最小点火能(ml)

349

熔点(℃)

−5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4.0

爆炸极限(%)

0.98-9.08

闪点(℃)

10.0

饱和蒸汽压(kpa)

14.9±0.2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121.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略有氨的气味。无色液体淡氨的气味。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及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高碘酸钾

资料卡编号:M017

名称

高碘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periodate

别名

过碘酸钾

化学式

IKO4

相对密度(水)

3.618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582 °C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氧化剂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免光照。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砂土。在火场中与可燃物混合会爆炸。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铝

资料卡编号:M018

名称

硝酸铝

英文名称

Aluminum   nitrate

别名

九水合硝酸铝

化学式

AlN3O9

相对密度(水)

1.25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73.5ºC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83ºC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固体。白色,结晶固体。有潮解性,易溶于水和乙醇,极微溶于丙酮,几乎不溶于乙酸乙酯和吡啶,水溶液呈酸性反应。

货品危险特征

无机氧化剂。与可燃物的混合物易于着火,并会猛烈燃烧。高温时分解,释出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氮、氧化铝。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间-二硝基苯

资料卡编号:M019

名称

间-二硝基苯

英文名称

1,3-Dinitrobenzene

别名

1,3-二硝基苯

化学式

C6H4N2O4

相对密度(水)

1.57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86 °C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136.9±12.6 °C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301°C

外观与性状

无色黄色粉末,有挥发性

货品危险特征

剧毒品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   ,用温水洗澡。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催化氧化装置或高温装置除去。处理稀的废液应先经过浓缩,再进行焚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氯酸钾

资料卡编号:M020

名称

氯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chlorate

别名


化学式

KClO3

相对密度(水)

2.32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56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400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400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性

储运注意事项

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叠氮化钠

资料卡编号:M021

名称

叠氮化钠

英文名称

sodium   azide

别名

三氮化钠

化学式

NaN3

相对密度(水)

1.846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75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六方系晶体

货品危险特征

本品与酸类剧烈反应产生爆炸性叠氮酸。与重金属及其盐类形成十分敏感的化合物。受热或撞击会发生爆炸。剧毒,本品比亚硝酸毒性强。

储运注意事项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个体防护措施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

溢漏处理

对泄漏物处理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急救措施

眼睛受刺激用大量水冲洗,并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即
  救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灭火方式

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在有爆炸掩蔽处用雾状水、泡沫灭火机扑救,禁止用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钠

资料卡编号:M022

名称

硝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nitrate

别名

智利硝

化学式

NaNO3

相对密度(水)

2.2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06.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3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或白微带黄色的菱形结晶,味微苦,易潮解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易氧化物、硫黃、
  亚硫酸氢钠、还原剂、强酸接触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
  氧化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C,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勿混储。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晴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
  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银

资料卡编号:M023

名称

硝酸银

英文名称

silver   nitrate

别名

无

化学式

AgNO3

相对密度(水)

4.35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1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斜方结晶或白色的结晶,有苦味

货品危险特征

无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复原剂、碱类、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
  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复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干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铅

资料卡编号:M024

名称

硝酸铅

英文名称

lead   nitrate

别名

硝酸铅(II)

化学式

Pb(NO3)2

相对密度(水)

4.53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470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49.8mmH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立方或单斜晶体,硬而发亮

货品危险特征

无机氧化剂。遇易氧化物质立即猛烈反应,着火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
  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
  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
  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
  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钾

资料卡编号:M025

名称

硝酸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nitrate

别名

火硝

化学式

KNO3

相对密度(水)

2.1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3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5

沸点(℃)

无资料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斜方或三方晶系颗粒或白色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复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热分解,放出氧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 30°C,相对湿度不超过 80%。应与复原剂、酸类、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童。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己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复原剂、昜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氯化汞

资料卡编号:M026

名称

氯化汞

英文名称

mercuric   chloride

别名

升汞

化学式

HgCl2

相对密度(水)

5.4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76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

0.1

沸点(℃)

30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常温下微量挥发。

货品危险特征

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响。
  安康危害:汞离子可使含巯基的酶丧失活性,失去功能;还能与酶中的氨基、二巯基、羧基、羟基以及细胞的磷酰基
  结合,引起相应的损害。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口腔炎、发热等全身病症。可有食欲不振、
  恶心、腹痛、腹泻等。局部患者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及肾损害。口服可发生急性腐蚀性胃肠
  炎,严重者昏迷、休克,甚至发生坏死性肾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对眼有刺激性。可致皮炎。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
  衰弱综合征;易兴奋症;精神情绪障碍,如害怕、害羞、易怒、爱哭等;汞毒性震颤;口腔炎。少数病例有肝、肾损
  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防止扬尘,用干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碘化汞

资料卡编号:M027

名称

碘化汞

英文名称

mercuric   iodide

别名

碘化高汞

化学式

Hg2I2

相对密度(水)

6.09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5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57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354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或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碘化物烟气。与三氟化氯、金属钾、金属钠剧烈反应。
  燃烧(分解)产物:碘化氢、氧化汞。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注意泄漏。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应急处理处置必要时,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泄漏应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急处理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方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灭火剂:砂土、雾状水。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咖啡因

资料卡编号:M028

名称

咖啡因

英文名称

Caffeine

别名

1,3,7-三甲基黄嘌呤化学

化学式

C8H10N4O2

相对密度(水)

1.23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235 至 238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溶于氯仿、水、乙醇,易溶于稀酸,微溶于乙醚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无毒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包装。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亚铁氰化钾

资料卡编号:M029

名称

亚铁氰化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hexacyanoferrate

别名

六氰铁(II)酸钾

化学式

K₄[Fe(CN)₆]

相对密度(水)

1.85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性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与硝酸铜、亚硝酸钠加热时发生爆炸,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硝酸盐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硝酸盐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器种类: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三氯乙酸

资料卡编号:M030

名称

三氯乙酸

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ic   acid

别名

无

化学式

C2HCl3O2

相对密度(水)

1.5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5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4.45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

4

沸点(℃)

19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晶体。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   反响。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复原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灭火方式

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溴水

资料卡编号:M031

名称

溴水

英文名称

bromine   water

别名

无

化学式

HBrO

相对密度(水)

3.119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7.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23.3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58.7

外观与性状

橙黄色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燃烧时可能会释放毒性烟雾。遇火会产生刺激性、毒性或腐蚀性的气体。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储运注意事项

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处。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存储于远离不相容材料和食品容器的地方。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保持充分的通风,特别在封闭区内。确保在工作场所附近有洗眼和淋浴设施。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等设备。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呼吸系统防护:如果蒸气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或发生刺激等症状时,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护目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阻燃防静电防护服和抗静电的防护靴。
  手防护:戴化学防护手套(例如丁基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溢漏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保证充分的通风。清除所有点火源。迅速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泄漏区域并处于上风方向。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气体或风尘。
  环境保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处置材料:少量泄漏时,可采用干砂或惰性吸附材料吸收泄漏物,大量泄漏时需筑堤控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存放在合适的密闭容器中,并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灭火方式

合适的灭火介质: 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灭火时,应佩戴呼吸面具,并穿上全身防护服。在安全距离处、有充足防护的情况下灭火。防止消防水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氟酸

资料卡编号:M032

名称

氢氟酸

英文名称

Hydrofluoric   acid

别名

无

化学式

HF

相对密度(水)

1.2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83.1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27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

1

沸点(℃)

12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响,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
  有害燃烧产物:氟化氢。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枯燥石灰或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
  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高氯酸

资料卡编号:M033

名称

高氯酸

英文名称

Perchloric   acid

别名

过氯酸

化学式

HClO4

相对密度(水)

1.7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2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2.00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3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与有机物、复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室温下分解,加热那么爆炸。无水物与水起猛烈作用而放热。具有强氧化作用和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
  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复原剂、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枯燥石灰或打灰混合。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考虑到火场中可能存在有机物会引起爆炸,不可轻易接近。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萘胺

资料卡编号:M034

名称

甲萘胺

英文名称

α-Naphthylamine

别名

无

化学式

C10H9N

相对密度(水)

1.13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5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10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外观与性状

浅黄色至深玫瑰色熔体浅玫瑰色熔体,纯品为无色结晶或块状。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漱口,饮水,洗胃后口服活性炭,再给以导泻。就医。

灭火方式

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苯胺

资料卡编号:M035

名称

苯胺

英文名称

Anoline

别名

氨基苯

化学式

C6H7N

相对密度(水)

1.02

最小点火能(ml)

无资料

熔点(℃)

-6.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22

爆炸极限(%)

1.3-11.0

闪点(℃)

70

饱和蒸汽压(kpa)

2.00

最高允许浓度(mg/m)

5

沸点(℃)

184.4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酸类、卤素、醇类、胺类发生强烈反响,会引起燃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避光保存。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及时换洗工作服。工作前后不饮酒,用温水洗澡。注意检测毒物。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平安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十氢萘

资料卡编号:M036

名称

十氢萘

英文名称

decahydronaphthalene

别名

无

化学式

C10H18

相对密度(水)

0.89

最小点火能(ml)

250

熔点(℃)

-43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4.7

爆炸极限(%)

0.7-5.4

闪点(℃)

57.7

饱和蒸汽压(kpa)

0.31

最高允许浓度(mg/m)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55.5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醇、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苯乙烯

资料卡编号:M037

名称

苯乙烯

英文名称

Styrene

别名

乙烯基苯

化学式

C8H8

相对密度(水)

0.902

最小点火能(ml)

490

熔点(℃)

-30.6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0.9-6.8

闪点(℃)

31.1

饱和蒸汽压(kpa)

0.7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145.2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阻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二胺

资料卡编号:M038

名称

乙二胺

英文名称

Ethylenediamine

别名

1,2-乙二胺

化学式

C2H8N

相对密度(水)

0.899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8.5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38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116 至 117.3 ℃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黏稠液体,有类似氨的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碱性腐蚀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乙酸、乙酸酐、二硫
  化碳、氯磺酸、盐酸、硝酸、硫酸、发烟硫酸、过氯酸等剧烈反应。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
  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
  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
  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
  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二胺乙醚

资料卡编号:M039

名称


英文名称


别名


化学式


相对密度(水)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外观与性状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溴代萘

资料卡编号:M040

名称

溴代萘

英文名称

Bromonaphthalene

别名

溴萘

化学式

C10H7BR

相对密度(水)

1.48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6.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0.6

爆炸极限(%)


闪点(℃)

152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


沸点(℃)

281

外观与性状

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溶解性不溶于水,能与醇、醚、苯和氯仿混溶。

货品危险特征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吸入蒸气和烟雾。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储运注意事项

本品应密封避光保存。   本品遇高热,明火能燃烧。应贮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强酸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飞溅保护

溢漏处理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杀虫剂

资料卡编号:M041

名称

杀虫剂

英文名称

insecticide

别名

——

化学式

C22H17ClF3N3O7

相对密度(水)

——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丙酮

资料卡编号:M042

名称

丙酮

英文名称

Acetone

别名

二甲基酮、阿西酮

化学式

CH3COCH3

相对密度(水)

0.8

最小点火能(ml)

1.157

熔点(℃)

-94.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

爆炸极限(%)

2.5-13.0

闪点(℃)

-20

饱和蒸汽压(kpa)

53.32

最高允许浓度(mg/m)

400

沸点(℃)

56.5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与水互溶,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夏季应冷藏。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库房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米/秒),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99;TY2020001415;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苯

资料卡编号:M043

名称

甲苯

英文名称

Merhylbenzene

别名

无

化学式

C7H8

相对密度(水)

0.87

最小点火能(ml)

535

熔点(℃)

-94.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14

爆炸极限(%)

1.2-7.0

闪点(℃)

4

饱和蒸汽压(kpa)

4.89

最高允许浓度(mg/m)

100

沸点(℃)

110.6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
  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1,TY2020001431,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三氯甲烷

资料卡编号:M044

名称

三氯甲烷

英文名称

Trichlormethane

别名

氯仿

化学式

CHCl3

相对密度(水)

1.5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63.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4.12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13.33

最高允许浓度(mg/m)

20

沸点(℃)

61。3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1,TY2020001433,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苯

资料卡编号:M045

名称

苯

英文名称

Benzene

别名

无

化学式

C6H6

相对密度(水)

0.88

最小点火能(ml)

560

熔点(℃)

5.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77

爆炸极限(%)

1.2-8.0

闪点(℃)

-11

饱和蒸汽压(kpa)

13.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40

沸点(℃)

8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2,4,6-三硝基酚

资料卡编号:M046

名称

2,4,6-三硝基苯酚

英文名称

Trinitrophenols

别名

苦味酸,三硝基苯酚

化学式

C6H3N3O7

相对密度(水)

1.76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22.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151.1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300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黄色针状结晶。溶解性:溶于水、乙醇、苯、乙醚、丙酮、吡啶等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专仓专储。管理应按“五双”管理制度执行。按爆炸晶配装表分类划区储运。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应与碱类、还原剂、易燃物、可燃物、金属粉末、起爆器材等分开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紧袖工作服,长统胶鞋。
  手防护:戴橡皮胶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冷却,防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转移到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用水润湿,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催吐,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灭火方式

TY2020001431

索引编号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醚

资料卡编号:M047

名称

乙醚

英文名称

Ethyl   ether

别名

无

化学式

C4H10O

相对密度(水)

0.71

最小点火能(ml)

160

熔点(℃)

-116.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56

爆炸极限(%)

1.9-36.0

闪点(℃)

-45

饱和蒸汽压(kpa)

58.9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500

沸点(℃)

34.6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

货品危险特征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在空气中久置后能生成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储运注意事项

通常商品加有稳定剂。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2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石油醚

资料卡编号:M048

名称

石油醚

英文名称

Petroleum   ether

别名

石油精

化学式

C5H12

相对密度(水)

0.66

最小点火能(ml)

280

熔点(℃)

<-7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5

爆炸极限(%)

1.1-8.7

闪点(℃)

-57

饱和蒸汽压(kpa)

25.8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90-10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气味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苯、氯仿、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该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强刺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3,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二氯甲烷

资料卡编号:M049

名称

二氯甲烷

英文名称

Dichloromethane(DCM)

别名

亚甲基氯、甲撑氯

化学式

CH2Cl2

相对密度(水)

1.325

最小点火能(ml)

556

熔点(℃)

-9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14-22

闪点(℃)

-14.1

饱和蒸汽压(kpa)

46.5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02

沸点(℃)

39.8

外观与性状

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能发出剧毒的光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储运注意事项

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贮存须远离热源、火焰及不相容物,如强氧化剂、强酸、硝酸。贮存在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里。不用的容器以及空桶都应紧密的盖好。避免容器受损并定期检查贮桶有无缺陷如破损或溢漏等。容器镀锌或有Phenolic合成树脂的内衬,可降低二氯甲烷发生分解的可能性。限量贮存。于适当处张贴警示符号。贮存区要与员工密集之工作区域分开,限制人员接近该区。使用被规定可用于物质的塑胶水管去卸载毒化物。物质可能会积聚静电可能会造成燃烧。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及阳光无法直射的地方。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沐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利用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控坑收容。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50毫升的水稀释胃中物。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反覆给水。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训过的人施以人工呼吸,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术。迅速将患者送至紧急医疗单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非常高浓度暴露可能导致丧失意识、死亡。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当患者吸入和吞下毒性物质时,别直接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应使用单向给气式之口袋型面罩和其他医疗器材来执行人工呼吸。应穿著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灭火方式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水雾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超过120度,其蒸气具可燃性;火灾中会分解出毒性气体具危险性。
  特殊灭火程序:洒水使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冷却,喷水将外泄物冲离暴露区。如此物质起火或陷于火中时:除非可以制止其流散,否则不要做灭火的工作。若火势无法控制或容器暴露在火中时,必须疏散方圆2500英尺内的区域;用大量的水冷却容器,直到火被熄灭。不要直接对溢出的物质冲水,可能会发生溅的现象。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燃烧后毒性产物:燃烧后产物包括有毒气体和蒸气(例如氯化氢、光气及一氧化碳)。二氯甲烷的蒸气比空气重,可飘到相当远的距离到点火源再烧回来。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3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腈

资料卡编号:M050

名称

乙腈

英文名称

Acetonitrile

别名

甲基腈

化学式

C2H3N

相对密度(水)

0.79

最小点火能(ml)

524

熔点(℃)

-45.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42

爆炸极限(%)

3.0-16.0

闪点(℃)

2

饱和蒸汽压(kpa)

13.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3

沸点(℃)

81.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响。燃烧时有发光火焰。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响剧烈。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复原剂、酸类、碱类、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自给式呼吸器或通风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车间应配备急救设备及药品。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3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双氧水

资料卡编号:M051

名称

双氧水

英文名称

hydrogen   peroxide

别名

过氧化氢

化学式

H2O2

相对密度(水)

1.4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58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爆炸性强氧化剂。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响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场急剧分解。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大多数重金属〔如铁、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能产生气相爆炸。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复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33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丙三醇

资料卡编号:M052

名称

丙三醇

英文名称

Glycerol

别名

甘油

化学式

C3H803

相对密度(水)

1.26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1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4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82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无气味, 有暖甜味, 能吸潮。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可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丙二醇

资料卡编号:M053

名称

丙二醇

英文名称

Propylene   Glycol

别名

1,2-丙二醇

化学式

C3H8O2

相对密度(水)

1.0±0.1 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62

爆炸极限(%)

——

闪点(℃)

107.2±0.0 °C

饱和蒸汽压(kpa)

0.2±0.8 mmHg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184.8±8。0°C

外观与性状

透明粘性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远离火种、热源。可用铁、软钢、铜、锡、不锈钢制容器或经树脂涂覆的容器贮存。
  本品虽不会自燃,但属可燃物。长期存放不变质,但开口则吸潮。贮存和运输容器宜选用镀锌铁桶、铝材或不锈钢制造的。按一般低毒化学品规定贮运。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聚乙二醇

资料卡编号:M054

名称

聚乙二醇

英文名称

Polyethylene glycol

别名

聚环氧乙烷

化学式

HO(CH2CH2O)nH

相对密度(水)

1.27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66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

爆炸极限(%)

——

闪点(℃)

171

饱和蒸汽压(kpa)

<0.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250

外观与性状

透明无色粘性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 本品蒸气压很低,常温下无吸入危害。在生产条件下未发现本品引起的毒性作用。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加热分解产生易燃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1.保持贮藏器密封,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贮存,贮存温度不应超过40℃。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或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正辛醇

资料卡编号:M055

名称

正辛醇

英文名称

1-Octanol

别名

1-辛醇

化学式

C8H18O

相对密度(水)

0.827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6.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4.48

爆炸极限(%)

——

闪点(℃)

81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96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有强烈的油脂气味和柑橘气息。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该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燃爆危险:该品可燃,具刺激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三乙醇胺

资料卡编号:M056

名称

三乙醇胺

英文名称

Triethanolamine

别名

——

化学式

C6H15NO3

相对密度(水)

1.2±0.1 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1 °C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5.14

爆炸极限(%)

——

闪点(℃)

185.0 °C

饱和蒸汽压(kpa)

0.0±1.6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335.4±0.0 °C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粘性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应防潮、避光、密封贮存。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2巯基乙醇

资料卡编号:M057

名称

2-巯基乙醇

英文名称

2-Hydroxy-1-ethanethiol

别名

巯基乙醇、β-巯基乙醇

化学式

C2H6OS

相对密度(水)

1.115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0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69

爆炸极限(%)

——

闪点(℃)

73.9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57

外观与性状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能与水、乙醇、乙醚和苯以任意比例混溶

货品危险特征

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中毒。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有致突变作用。本品受热分解释出有毒的氧化硫烟雾。

储运注意事项

本品应密封于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二醇

资料卡编号:M058

名称

乙二醇D4

英文名称

ethylene-d4   glycol

别名

四氘代乙二醇

化学式

C2H2D4O2

相对密度(水)

1.1±0.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3ºC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0.1±0.8

爆炸极限(%)

——

闪点(℃)

108.2±13.0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197.5

外观与性状

乙二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液体,对动物有低毒性,乙二醇能与水、丙酮互溶,但在醚类中溶解度较小。

货品危险特征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

储运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眼/面保护:
  面罩与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身体保护: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EN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溢漏处理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品处理。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一般的建议: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三乙胺

资料卡编号:M051

名称

三乙胺

英文名称

Triethylamine

别名

三乙基胺

化学式

C6H15N

相对密度(水)

0.8±0.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1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5

爆炸极限(%)

——

闪点(℃)

-6.7

饱和蒸汽压(kpa)

56.1±0.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90.5±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具有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或泡沫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无水乙醇

资料卡编号:M060

名称

无水乙醇

英文名称

Ethanol   absolute

别名

无水酒精

化学式

C₂H₆O

相对密度(水)

0.79

最小点火能(ml)

363

熔点(℃)

-11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3.3-19.0

闪点(℃)

12

饱和蒸汽压(kpa)

5.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7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该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该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刺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叔丁醇

资料卡编号:M061

名称

叔丁醇

英文名称

tert-Butanol

别名

2-甲基-2-丙醇

化学式

C4H10O

相对密度(水)

0.775

最小点火能(ml)

236

熔点(℃)

23-26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55

爆炸极限(%)

2.35-8

闪点(℃)

11.7

饱和蒸汽压(kpa)

46.0±0.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84.6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腐蚀性的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密封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可用软钢或铝制容器贮存。用镀锌铁桶包装,运输中要防止曝晒,冬天贮存或运输温度不宜低于-4℃。按易燃化学品规定贮运。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若是液体。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异戊醇

资料卡编号:M062

名称

异戊醇

英文名称

3-Methyl-1-butanol

别名

3-甲基-1-丁醇

化学式

C5H12O

相对密度(水)

0.8±0.1 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1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

爆炸极限(%)

——

闪点(℃)

45.6

饱和蒸汽压(kpa)

4.2±0.5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131.2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211灭火剂、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异丙醇

资料卡编号:M063

名称

异丙醇

英文名称

propan-2-ol,IPA

别名

二甲基甲醇、2-丙醇

化学式

C3H8O

相对密度(水)

0.7855

最小点火能(ml)

456

熔点(℃)

-89.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2.0-12.7

闪点(℃)

11.7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82.5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储运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溢漏处理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扫掉和铲掉。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容器溢出,用电保护的真空吸尘器或者湿的刷子除去,然后装入容器按照当地法规去处理

急救措施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75%乙醇

资料卡编号:M064

名称

75%乙醇

英文名称

ethanol

别名

酒精

化学式

C2H6O

相对密度(水)

0.8±0.1

最小点火能(ml)

363

熔点(℃)

-11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82.8±0.2

爆炸极限(%)

3.3-19.0

闪点(℃)

8.9

饱和蒸汽压(kpa)

5.8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72.6±3.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酒香。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6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酸乙酯

资料卡编号:M065

名称

乙酸乙酯

英文名称

ethyl acetate

别名

醋酸乙酯

化学式

C4H8O2

相对密度(水)

0.9±0.1 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8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04

爆炸极限(%)

2.2~11.5

闪点(℃)

-3.3

饱和蒸汽压(kpa)

1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73.9±3.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芳香气味,易挥发。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5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正己烷

资料卡编号:M066

名称

正己烷

英文名称

hexane

别名

己烷

化学式

C6H14

相对密度(水)

0.7±0.1

最小点火能(ml)

225

熔点(℃)

-9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5

爆炸极限(%)

1.1-7.5

闪点(℃)

-23.3

饱和蒸汽压(kpa)

150.9±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68.5±3.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带有一种像汽油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9℃。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环己烷

资料卡编号:M067

名称

环己烷

英文名称

cyclohexane

别名

六氢化苯

化学式

C6H12

相对密度(水)

0.78

最小点火能(ml)

245

熔点(℃)

6.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9

爆炸极限(%)

1.2-8.4

闪点(℃)

-16.5

饱和蒸汽压(kpa)

13.33/60.8℃

最高允许浓度(mg/m3)

100

沸点(℃)

80.7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响, 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防止长期反复接触。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环氧氯丙烷

资料卡编号:M068

名称

环氧氯丙烷

英文名称

epichlorohydrin

别名

3-氯-1,2-环氧丙烷

化学式

C3H5ClO

相对密度(水)

1.2±0.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5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2

爆炸极限(%)

5.23~17.86

闪点(℃)

33.9

饱和蒸汽压(kpa)

22.0±0.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116.1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分解爆炸和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因氯化铁或氯化锡等能促进环氧氯丙烷自聚反应的发生,故宜贮存在干燥清洁的镀锌铁桶中,每桶200kg。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要远离火源和热源。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贮运。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面具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紧袖工作服,长筒胶鞋。 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皮肤和粘膜的损害。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可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立即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正庚烷

资料卡编号:M069

名称

正庚烷

英文名称

Heptane

别名

Dipropylmethane

化学式

C7H16

相对密度(水)

0.864

最小点火能(ml)

204

熔点(℃)

-91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45

爆炸极限(%)

1.1-6.7

闪点(℃)

-4

饱和蒸汽压(kpa)

5.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98

外观与性状

是无色、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稍溶于甲醇,可混溶于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等低极性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不然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的洗水敢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1,4二氧六环

资料卡编号:M070

名称

1,4-二氧六环

英文名称

1,4-Dioxane

别名


化学式

C4H8O2

相对密度(水)

1.033

最小点火能(ml)

180

熔点(℃)

1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

爆炸极限(%)

2.0-22.2

闪点(℃)

12

饱和蒸汽压(kpa)

11.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9.8

沸点(℃)

101

外观与性状

无色,带有醚味的透明液体。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这氧化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料液经浓缩后,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经浓缩后,在安全距离外敞口燃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异辛烷

资料卡编号:M071

名称

异辛烷

英文名称

Iso   octane

别名

——

化学式

C8H18

相对密度(水)

0.709

最小点火能(ml)

417

熔点(℃)

-91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3.9

爆炸极限(%)

1.1-6.0

闪点(℃)

4.5

饱和蒸汽压(kpa)

45.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98.8

外观与性状

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混溶于庚烷、丙酮,溶于乙醚、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

货品危险特征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1,1,3,3四甲氧基丙烷

资料卡编号:M072

名称

1,1,3,3四甲氧基丙烷

英文名称

Malonaldehyde   bis

别名

丙二醛二甲缩醛

化学式

C7H16O4

相对密度(水)

0.96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1±0.3

爆炸极限(%)

——

闪点(℃)

54.44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83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避免与氧化剂、酸、水接触。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可能有害。

储运注意事项

湿度敏感,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水源、防静电。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眼面防护: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溢漏处理

围堵溢出,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

急救措施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食入: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小(起始)火时,使用媒介物如“乙醇”泡沫、干化学品或二氧化碳。大火时,尽可能使用水灭火。使用大量(洪水般的)水以喷雾状应用;水柱可能是无效的。用大量水降温所有受影响的容器。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醛

资料卡编号:M073

名称

乙醛

英文名称

Acetaldehyde

别名

醋醛

化学式

CH3CHO

相对密度(水)

0.7834

最小点火能(ml)

175

熔点(℃)

-123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4.0-57.0

闪点(℃)

-40

饱和蒸汽压(kpa)

98.64

最高允许浓度(mg/m3)

5

沸点(℃)

20.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易燃易挥发,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货品危险特征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大量储存或久存。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可用雾状水、干粉、抗醇泡沫、二氧化碳、干砂。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3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醛

资料卡编号:M074

名称

甲醛

英文名称

Formaldehyde

别名

福尔马林

化学式

CH2O

相对密度(水)

1.08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60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97

外观与性状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3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醇

资料卡编号:M075

名称

甲醇

英文名称

methyl   alcohol

别名

木酒精

化学式

CHO4

相对密度(水)

0.79

最小点火能(ml)

385

熔点(℃)

-97.8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1.11

爆炸极限(%)

5.5-44.0

闪点(℃)

11

饱和蒸汽压(kpa)

13.33/21.2℃

最高允许浓度(mg/m3)

50

沸点(℃)

64.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响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制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灭火方式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0,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氧化钾

资料卡编号:M076

名称

氢氧化钾

英文名称

Potassium   hydroxide

别名

苛性钾

化学式

KOH

相对密度(水)

2.0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60.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320

外观与性状

白色晶体,易潮解。

货品危险特征

与酸发生中和反响并放热。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干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氧化钙

资料卡编号:M077

名称

氢氧化钙

英文名称

Calcium   hydroxide

别名

碱石灰

化学式

Ca(OH)2

相对密度(水)

2.2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58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分解

外观与性状

细腻白色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防止扬尘,小心扫起,假设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先用植物油或矿物油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氧化铝

资料卡编号:M078

名称

氢氧化铝

英文名称

aluminium   hydroxide

别名

无

化学式

AlH3O3

相对密度(水)

2.4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0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非晶形的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氢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它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由于又显一定的酸性,所以又可称之为铝酸(H3AlO3)。

储运注意事项

采用内衬塑料袋或牛皮纸,外用纸箱、麻袋或聚丙烯编织袋封口包装,储存于干燥的仓库内。包装应完整密封,防止受潮。不可与酸类物质共储混运。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运输过程中防止受潮、雨淋和包装破损。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溢漏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环境保护措施
  无特别的环境预防要求。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灭火方式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氧化钡

资料卡编号:M079

名称

氢氧化钡

英文名称

Barium   hydroxide

别名

无水氢氧化钡

化学式

H2BaO2

相对密度(水)

2.18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0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微溶于水、乙醇,易溶于稀酸。

货品危险特征

有毒、有腐蚀性,对黏膜通道、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破坏性。不能与酸共存,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要保持密封。在通风橱中使用,避免与眼睛、皮肤和衣服接触,使用完药品后要洗手。

储运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
  根据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溢漏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用惰性吸附材料吸收并当作危险废物处理。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氢氧化钠

资料卡编号:M080

名称

氢氧化钠

英文名称

Caustic   sode

别名

烧碱

化学式

NaOH

相对密度(水)

2.12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318.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无资料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0.1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0.5

沸点(℃)

1390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货品危险特征

与酸发生中和反响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枯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适宜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平安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防止扬尘,用干净的铲子收集于枯燥、干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顿,立即进展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TY2020001421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氨水

资料卡编号:M081

名称

氨水

英文名称

Aqueous   ammonia

别名

阿摩尼亚水

化学式

H5NO

相对密度(水)

0.9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7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5990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6.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36

外观与性状

一种无色水状的溶液。

货品危险特征

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的工业卫生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休息前及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紧密装配的防护眼镜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1,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四氯化碳

资料卡编号:M082

名称

四氯化碳

英文名称

tetrachloromethane

别名

四氯甲烷

化学式

CCl4

相对密度(水)

1.7±0.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3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5.32

爆炸极限(%)

——

闪点(℃)

-0.3±15.8

饱和蒸汽压(kpa)

112.7±0.1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76.0±8.0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特臭的透明液体,极易挥发。能与水、醇、醚、石油醚、石脑油、冰乙酸、二硫化碳、氯代烃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货品危险特征

该品不会燃烧,但遇明火或高温易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在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分解成光气和氯化氢。
  有害燃烧产物:光气、氯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但不要对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12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甲苯

资料卡编号:M083

名称

甲苯

英文名称

methylbenzene

别名


化学式

C7H8

相对密度(水)

0.872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94.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1.1~7.1

闪点(℃)

4

饱和蒸汽压(kpa)

3.8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110.6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钙

资料卡编号:M084

名称

硝酸钙

英文名称

Calcium   nitrate anhydrous

别名

——

化学式

Ca(NO3)2

相对密度(水)

2.36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561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受热分解,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26℃。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雾状水、砂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乙酸酐

资料卡编号:M085

名称

乙酸酐

英文名称

Acetic   anhydride

别名

醋酸酐

化学式

C4H6O3

相对密度(水)

1.087

最小点火能(ml)

326

熔点(℃)

-73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2.7-10.3

闪点(℃)

49

饱和蒸汽压(kpa)

1.33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140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气味。溶解性:溶于乙醇、乙醚、苯

货品危险特征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引起咳嗽、胸痛、呼吸困难。蒸气对眼有刺激性。眼和皮肤直接接触液体可致灼伤。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休克等。慢性影响:受该品蒸气慢性作用的工人,可有结膜炎、畏光、上呼吸道刺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该品易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活性金属粉末、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立即切断泄漏源,迅速将盛装容器移至安全区域,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安全放回用品。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立即切断泄漏源,迅速将盛装容器移至安全区域,应急处置人员应佩戴安全放回用品,对污染现场、污染产品、清洗废H2O,应急处置用具等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环保要求。严防污染扩大,次生灾害发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处治。
  食入:误服入口立即就医处治。

灭火方式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二甲亚砜

资料卡编号:M086

名称

二甲亚砜

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oxide

别名

二甲基亚砜

化学式

C2H6OS

相对密度(水)

1.1

最小点火能(ml)

215

熔点(℃)

18.4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7

爆炸极限(%)

0.6-42

闪点(℃)

95

饱和蒸汽压(kpa)

0.05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18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液体

货品危险特征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能与酰氯、三氯硅烷、三氯化磷等卤化物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复原剂、卤化物、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适宜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平安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溢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平安区,并进展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平安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完毕。处在火场中的容器假设已变色或从平安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铬酸钠

资料卡编号:M087

名称

铬酸钠

英文名称

Sodium   chromate tetrahydrate

别名

铬酸钠,四水

化学式

CrH8Na2O8

相对密度(水)

2.7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792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

外观与性状

黄色结晶性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强氧化剂。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储运注意事项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个体防护措施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避免曝露:使用前需要获得专门的指导。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溢漏处理

戴呼吸罩。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急救措施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立即脱掉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灭火方式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硫代巴比妥酸

资料卡编号:M088

名称

硫代巴比妥酸

英文名称

thiobarbituric   acid

别名

TBA

化学式

C4H4N2O3S

相对密度(水)

1.6±0.1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45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234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未制定标准

沸点(℃)

463.4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熔点235℃(分解)。溶于热水、醇、醚、碱及碳酸钠溶液,微溶于水。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密封保存,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个体防护措施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溢漏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环境保护措施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急救措施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用水冲洗眼睛作为预防措施。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灭火方式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TY2020001434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铬粉

资料卡编号:M089

名称

铬粉

英文名称

chromium

别名

金属铬

化学式

Cr

相对密度(水)

7.14   g/mL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4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50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82

外观与性状

银色-灰色固体

货品危险特征

其粉体遇高温、明火能燃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个体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切断火源。戴好口罩和手套。收集回收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给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硝酸铵

资料卡编号:M090

名称

硝酸铵

英文名称

Ammonium   nitrate

别名

硝铵

化学式

NH4NO3

相对密度(水)

1.72

最小点火能(ml)


熔点(℃)

169.9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爆炸极限(%)


闪点(℃)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210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易吸湿结块,溶解时吸收大量热,是一种氧化剂,受猛烈撞击或受热爆炸性分解,遇碱分解

货品危险特征


储运注意事项


个体防护措施


溢漏处理


急救措施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N,N-二甲基甲酰胺

资料卡编号:M091

名称

N,N-二甲基甲酰胺

英文名称

N,N-Dimethylformamide

别名

二甲基甲酰胺

化学式

C3H7NO

相对密度(水)

0.948

最小点火能(ml)

445

熔点(℃)

-61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0.5

爆炸极限(%)

2.2-15.2

闪点(℃)

58

饱和蒸汽压(kpa)


最高允许浓度(mg/m3)


沸点(℃)

153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货品危险特征

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能与浓硫酸、发烟硝酸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卤化物(如四氯化碳)能发生强烈反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措施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橡胶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溢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飞尘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体。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升汞0.1%

资料卡编号:M092

名称

升汞0.1%

英文名称

Mercury   dichloride

别名

氯化汞

化学式

HgCl2

相对密度(水)

5.44   g/cm³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277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

爆炸极限(%)

——

闪点(℃)

——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302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

货品危险特征

强毒性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免光照。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溢漏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式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危险化学品物质安全信息卡(MSDS)

巯基乙醇

资料卡编号:M093

名称

巯基乙醇

英文名称

mercaptoethanol

别名

2-巯基乙醇

化学式

C2H6OS

相对密度(水)

1.1±0.1 g/cm3

最小点火能(ml)

——

熔点(℃)

-100

蒸汽相对密度(空气)

2.69

爆炸极限(%)

——

闪点(℃)

73.9

饱和蒸汽压(kpa)

——

最高允许浓度(mg/m3)

——

沸点(℃)

157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臭

货品危险特征

遇高热、明火或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专人保管。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不能与粮食、食物、种子、饲料、各种日用品混装、混运。

个体防护措施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戴防化学品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溢漏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式

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索引编号

TY2020001429

集中分布区域





上一条:乐山师范学院实验室安全手册第二版

【关闭】

友情链接:

  • 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联系我们

  •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滨河路778号
  • 联系电话:0833-2277186 
  • 院长信箱:18804745@qq.com
  • 书记信箱:764301686@qq.com

乐师微信

乐师微博

©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